房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325000000地名由来:《元和郡县志》卷21房州:“阚骃以为防陵即春秋时防渚,州之得名,盖自此也。”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房陵县入州,降州为房县。(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房县古为彭氏族集居区。西周以前以彭部落方国,春[阅读全文]
竹溪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324000000地名由来: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竹山之尹店社,置竹溪县,以竹溪河名定名,属郧阳府。《大明一统名胜志·湖广郧阳府志胜》卷6载:“成化中,析竹山尹店社置今县。以治所在竹谿(溪)之北而名。”(中国地名语源[阅读全文]
竹山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323000000地名由来:据《史记》记载:“竹山,古县名,本庸国,春秋楚置县。属益州。”《元和郡县志》卷21房州竹山县:“因黄竹岭以为名也。”并载:“黄竹山,在县北一百里。山上竹色皆黄,因以为名也。”(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阅读全文]
郧西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322000000地名由来:因位于郧县和郧山以西而得名。《大明一统名胜志·湖广郧阳府志胜》卷6载:“成化中,析郧之武阳里,上津之津阳里置今县,以在郧乡之西,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原为上津、郧县两县属地。明[阅读全文]
郧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321000000地名由来:清同治《郧阳县志》卷1称:“今郧县为汉郧乡,隶郧阳府,其得名则由郧关。”(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郧县古为麋国,后被楚所灭,前汉为锡县,后汉长利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称“郧乡县”,隶荆州魏兴[阅读全文]
张湾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303000000地名由来:1973年置张湾区,以境内张湾村得名。历史沿革:1973年置张湾区,以境内张湾村得名。1989年将花果区并入。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花果街道二堰铺居委会花果园居委会花园新村居委会铸一新村居委会头堰居委会安沟居[阅读全文]
茅箭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302000000地名由来:因境内河湾昔有尖形土梁似箭,上生茅草,得名茅箭。历史沿革:1984年设茅箭区。1989年将白浪区并入。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武当路街道办事处顾家岗社区龚家湾社区路北社区马家河社区铁三处社区韩家沟社区顾家村[阅读全文]
十堰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300000000地名由来:据周兆锐《湖北省县、市命名及其规律性初探》(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2期)说:“清代分置十堰堡。堡北有牛头山,为百二河发源地,北流入汉江。居民利用百二河拦水筑堰,共有头、二、三、四[阅读全文]
大冶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281000000地名由来:大冶县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因境内矿藏丰富,冶炼业发达,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读史方舆纪要》卷76武昌府兴国州大冶县:铁山“县北四十里。有铁矿。唐、宋时于此置炉,烧炼金铁。又北[阅读全文]
阳新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222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上古属荆扬域,夏、商属荆州,周为楚地,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县,初名下雉,汉武帝时,淮南王安谋反,其臣伍被说“守下雉五城,绝豫章之口”即指此地,属江夏郡。三国时,魏黄初二年([阅读全文]
铁山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205000000地名由来:以铁山得名。历史沿革:原属大冶县。1950年为黄石市郊区。1953年置铁山镇。1970年元月设铁山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铁山街道办事处广友路社区和平里社区冶矿路社区建设路社区九龙洞社区矿一路社区矿二路社区[阅读全文]
下陆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204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1949年设大冶工矿特区。1950年8月改设黄石市郊区。1979年更名下陆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新下陆街道办事处友谊社区铜盛社区铜花社区冶炼路社区玉泉社区建安社区铜都社区钢花社区胜利社区西花苑社区[阅读全文]
西塞山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203000000地名由来:因昔居民多烧石灰为业,故名。历史沿革:原为大冶县石灰窑镇。1948年与黄石港合并称石黄镇。1950年属黄石市。1979年4月由石灰窑、陈家湾、黄思湾3区合并为石灰窑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临江街道办事处中窑[阅读全文]
黄石港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202000000地名由来:古称黄石矶。据《太平寰宇记》,东汉末刘勋于此筑黄石城,因有港西入华家湖,故名黄石港。历史沿革:古称黄石矶。据《太平寰宇记》,东汉末刘勋于此筑黄石城,因有港西入华家湖,故名黄石港。1927年为大冶县[阅读全文]
黄石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200000000地名由来:原为大冶县石灰窑、黄石港、道士洑3滨江集镇,随着采矿工业兴起,1948年合置石黄镇,取石灰窑、黄石港首字命名。《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历孟家溠,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逕其北,即黄石矶也。一名石茨圻[阅读全文]
新洲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17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周为邾国地,秦置邾邑,西汉立邾县,属江夏郡,沿袭至三国、两晋,刘宋时改设南安县。隋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黄冈县。1951年从黄冈县析置新洲县,隶属黄冈专区,1970年属黄冈地区。1983年划归[阅读全文]
黄陂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16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黄陂夏、商及西周三代为中原王朝直接控制的地盘,春秋属黄国,战国归楚,秦入南郡。汉属江夏郡。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时,使黄祖于县东筑黄城镇(又名西城子,在今六指店镇寨上湾)以拒吴。三国时属魏[阅读全文]
江夏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15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国务院1995年3月28日批准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纸坊街道宁安社区郭岭社区青龙山社区龙井社区幸福社区新北路社区复江道社区秀山社区站西社区北华社区三潭社区西港社区中[阅读全文]
蔡甸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14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汉沙羡县地,属江夏郡。三国吴曾为江夏郡治。西晋永兴二年(公元305年)置沌阳县,属江夏郡。南朝陈废。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置汉津县,属沔阳郡。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因县[阅读全文]
汉南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13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原属汉阳县,1958年于东南部建湖北省东城垸农场。1966年于西南部建武汉市汉南农场。1978年合并为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1979年汉阳县东荆河(长河)以南部分划入。1984年置汉南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