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12000000地名由来:以境内东湖和西湖得名。历史沿革:原分属汉阳、黄陂、汉川3县和孝感市。1957年划归武汉市,成立国营农场管理局。1958年设东西湖区。1961年撤区,改称东西湖农场管理局。1973年复置东西湖区。境内地势低洼,河[阅读全文]
洪山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11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1950年为第八区。1955年由东湖、南湖2区合并称洪山区。1958年江北的汉桥区并入,鄂城县葛店划入,称郊区,后复名洪山区。1964年江北分置汉桥区。1976年汉桥区又并入。辖区跨武汉3镇。1985年汉口、汉[阅读全文]
青山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07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1955年为适应武汉钢铁公司的建设,划武汉部分市郊及武昌县部分地置青山区。1964年将农业地区划归洪山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红卫路街道办事处八大家社区康苑社区和平社区文苑社区翠园社区兴泰社区[阅读全文]
武昌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06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积玉桥街办事处尚隆苑社区中山社区汉安里社区汉成里社区四清里社区凤凰社区东城壕社区蓝湾俊园社区幸福里社区民主里社区纺织村社区新生里社区康乐里社区三角路南社区华兴里社区新河社区杨园街办事处[阅读全文]
汉阳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05000000地名由来: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将沌阳改名为汉津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名为汉阳县,这是汉阳县得名的开始。历史沿革:商末周初,县境先隶南国,后属勋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代属南郡。西汉初,隶属江夏郡,分[阅读全文]
硚口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04000000地名由来: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在汉江北岸筑长堤,开凿玉带河,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筑汉口城堡并开凿护城河。后在两河筑石桥,称大、小硚口,区名源此。历史沿革: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在汉江北岸筑长堤,[阅读全文]
武汉市江汉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03000000地名由来:因处长江与汉江汇合处得名。历史沿革:明初为湖沼芦洲,成化年间汉江改道,于今长堤街筑堤后逐渐兴起,清初已是汉口繁华商业中心。1945年分属新安、三民、永清、云樵4区。1949年为第三区和第四区、第五区[阅读全文]
江岸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02000000地名由来:因1923年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发生于区内的江岸地区,故以“江岸”为区名。历史沿革:1858年《天津条约》辟汉口为通商口岸,英、法、俄、德、日等国在今江汉路以北、中山大道以南的沿江地区[阅读全文]
武汉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20100000000地名由来:取武昌和汉口、汉阳三镇首字为名。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句,故武汉又有“江城”之称。(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西汉高祖六年(公[阅读全文]
龙山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30000000地名由来:同治《龙山县志》卷首《县名考》谓“龙山之名当取诸龙岩山无疑”。(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龙山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设县。在改土归流前,为永顺土司所辖之白岩洞长官司,设县后属湖南省辰沅永靖[阅读全文]
永顺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27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永顺古为荆州之地。春秋战国属楚;秦时属黔中郡。汉置酉阳县,属武陵郡。梁置大乡县。唐天授二年(691年)设溪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灵溪郡。五代时彭士愁置永顺州,“永顺”之名始于此。宋为羁[阅读全文]
古丈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26000000地名由来:古丈县因治所设古丈坪而得名。《古丈坪厅志》记述道:“译其命名之意。古则居今追昔之辞,仗则两军对敌之号。坪则王道平平,履道坦坦之谓也…后仗作丈。取军田丈地之意”。光绪《古丈坪厅志》卷2《舆图·古[阅读全文]
保靖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25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古代属禹贡荆州地,商周为蛮蜓地,战国属楚,秦统一六国后置郡县,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武陵郡,始置县治为迁陵县。西汉改迁陵为迁陆。东汉复名迁陵县。宋建隆元年(960年)为羁縻保静[阅读全文]
花垣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24000000地名由来:1953年改花垣县,以治所在花园堡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花垣县先秦属荆楚,秦属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东汉属武溪地,唐属溪州地,宋属锦奖地,元属六里生苗地。明置崇山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阅读全文]
凤凰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23000000地名由来:1913年废厅改为凤凰县,因城西南30公里处有凤凰山而得名,沿用至今。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80凤凰厅《山川》:凤凰山“在厅西南六十里,即凤凰营。初设通判治此”。凤凰厅、凤凰县以凤凰山为名。(中国地名语[阅读全文]
泸溪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22000000地名由来:唐天宝元年(742年)建辰州卢溪郡,卢溪县治由县城移迁洗溪口,辖今泸溪、吉首、花垣三地。南宋绍兴初(1134年)县城复迁至武、沅二水交汇处。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卢”旁加三点水而成“泸溪县”沿用至今。[阅读全文]
吉首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01000000地名由来:1950年12月,县人民政府机关迁至所里。1953年2月25日,所里沿苗语更名吉首,乾城县更名吉首县。吉首原为镇溪所城。当地人民称呼镇溪所时,省去“镇溪”二字,直呼“所里”。因此所里就取代镇溪而成为这里的地名[阅读全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3100000000地名由来:该自治州在湖南省西部,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秦为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朝梁在今吉首市、花垣县境置夜郎郡,在今泸溪县一带置卢州,南部为南阳郡地,余仍为武陵郡地。南朝[阅读全文]
涟源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1382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蓝田街道民光社区光明街社区光明山社区文艺路社区交通路社区罗家佃社区双江街社区光文社区新新社区胡家村建中村峡溪村联兴村集中村青岭村洪兴村日升村西冲湾村六亩塘镇牛角石社区狮子山社区芦茅塘社[阅读全文]
冷水江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31381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冷水江街道锑都社区东站社区枫树坳社区集中社区冷钢社区建新社区冷金社区冷锡社区冷新社区冷园社区涟溪社区施塘社区颜家社区红日社区锡矿山街道长龙界社区光荣社区联盟社区七里江社区七星社区陶塘[阅读全文]